OCC2019丨展现“中国方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魅力

1.jpg

2019年5月31日,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9)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临床循证研究解读”新闻发布会在OCC 2019新闻中心举行。这是一项关于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研究成果的解读,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的用中药制剂干预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循证研究,这也是中药国际化迈出的坚实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邹云增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等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及众多媒体记者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方案”的魅力。

2.jpg

▲ 新闻中心现场


杨跃进:心脏“泵”的运转离不开医生“管道工”的管理

3.jpg

▲ 杨跃进教授发言

对人体而言,心脏就是一个泵,只是它的作用是泵血。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就像是对“泵”的修理一样。如果“发动机”的质量不好可以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来修复;“电路”不好,可以用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去“修电路”;“油路”不好就用通心络来修,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工作就像是“管道工”。尤其是张运院士领衔的 “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研究”结果证实了中药通心络能够安全有效地延缓颈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进展。这种用证据和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来证实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仅对健康中国的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运:用科学的方法,让中医药走向国际

4.jpg

▲ 张运院士解读“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研究”

早在2009年,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就发表了一篇关于通心络稳定斑块的基础研究论文,论文指出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编辑部在评论中评价通心络“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这也给后来的临床试验增添了信心。尤其是如今他汀类药物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S)心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虽然具有良好疗效,且已成为抗AS治疗的基石。但是仍有部分AS患者在接受强效他汀治疗后依然存在心血管事件的残余风险。因此,进一步寻找和验证可安全、有效治疗AS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此,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起,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国内18个省的35家综合性三甲医院,开展了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医学研究,也是我国开展的第一个中药制剂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2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结果证实,应用通心络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接受通心络治疗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特别是减少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率。

张运院士表示,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一直困难重重,一方面海外民众难以理解中医理论,另一方面他们也对中药的药物组成存在疑虑。而“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研究”的结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子刊《科学报告》上,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同时张运院士也强调,循证医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科学、公正的药物疗效评价方法,所以“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临床循证研究”结果的公布,对于通心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未来也还需要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让更多人来认识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从而让更多国际友人能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宗贵:挖掘中医药价值是创新研究的突破口

5.jpg

▲ 吴宗贵教授答记者问

中医药的创新在疾病防治上确实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通络药物在临床应用当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屠呦呦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正在研制的新药,很多都是对中医药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单纯从西药来说,还没有发现很多的创新性成果。因此,在我们的创新研究当中,中医药的挖掘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口。


黄从新:让中医药在全世界疾病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6.jpg

▲ 黄从新教授介绍参松养心胶囊循证研究进展

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传统抗心律失常西药由于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具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药以参松养心胶囊为代表具有很好的疗效,它是一个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多靶点整合调节发挥作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很好的防治心律失常的价值,所以中医药有很好的前景。中医药在全世界医药宝库当中具有很好临床效应,我们应当努力挖掘并加以提高,让我们的中医药在全世界疾病防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7.jpg

邹云增教授出席新闻发布会,对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及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详细介绍。

8.jpg

黄从新教授、曹克将教授、吴宗贵教授、浦介麟教授做客OCC 2019新闻中心,畅谈通络药物研究进展。

8.jpg

通络药物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将中医络病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是科学研究的创新模式,也是中药研究的创新模式。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协同协作融合联合攻关的模式,不仅体现了中医的理论指导,也凭借了西医的循证医学证据,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这样的评价方法不仅证实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也为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和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范例。

阅读数: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