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六月,怀着期待,八大中心,九位专家,齐聚甬城,共同为医生同道们奉上了以“绿色封堵,零线消融”为主题的学术盛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贾玉和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谢瑞芹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英伟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张曦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叶平教授、浙江省台州医院的葛卫力教授的到来以及宁波市第一医院陈晓敏教授、储慧民教授、何斌教授、杜先锋教授的主场加持,使得小小的会议室蓬荜生辉。陋室不陋,因谈笑皆名医。
宁波市第一医院陈晓敏院长开场致辞,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介绍中心情况及领先经验,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授课及讨论环节回顾
“绿色封堵,零线消融”,顾名思义,最大的术式特色是极大降低射线量,甚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零射线。“绿色”,是导管室医护同道的的愿望,也是未来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心腔内超声导管的普及应用,随着领域翘楚的开拓创新,随着各大中心的共同努力。不断有“绿色”术式被提出,被知晓,被质疑、被认可、被广泛实践,被逐步完善,在医学发展史上书写上或浓或淡的一笔。
——————
在本次活动中:
储慧民教授《绿色封堵--LOVE术式》官方首发;该技术将三维电解剖标测的心腔内超声优势,与500例左心耳封堵手术的经验,进行创新性探索总结优化,储教授在现场呈现了严谨的Chu's workflow流程设计,详致的手术操作步骤分解,深刻的感悟体会,最系统最全面的电解剖ICE指导下绿色左心耳封堵教学,引发了现场非常热烈的思考和讨论。
——————
杜先锋教授《ICE&LAAC前沿文献分享》硬核解读。通过对超声基本功能、基本概念原理、识图基础、国内外文献等解读,让大家对三维心腔内超声导管的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
谢瑞芹教授《CartoSound在一站式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重磅分享。就“术前排查血栓”、“多角度评估LAA形态”、“指导房间隔穿刺及建壳”、“确认封堵器释放位置”、“评估封堵器释放的稳定性”、“术中实时监测血栓”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
何斌教授《零射线房颤消融经验——宁波市一经验》、陈英伟教授《零射线房颤消融经验——郑大一院经验》、张曦教授《零射线房颤消融经验——云南省医经验》、葛卫力教授《零射线房颤消融经验——台州医院经验》各大中心切磋交流。
陈英伟教授:超声让房颤从无趣到有趣,并且风趣的表示:有了ICE之后似乎房间隔穿刺经常遇到复杂的病人,只能说ICE展现了不一样的视野,安全意识都提高了;
张曦教授分享云南省医宝贵的超声经验积累,尤其对于右房超声建模等;
葛卫力教授分享了台州医院近半年时间丰富的无射线房颤经验,无铅无挂让导管室睛采安心;
何斌教授期待绿色的工作环境,延长职业寿命,保护脆弱的腰椎。
——————
热评:
贾玉和教授:超声是跨时代的产品,有它的天然优势,尤其是对解剖的认识,值得大家去探索;谢瑞芹主任对绿色封堵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非常多自己的思考;
叶平教授:从X射线到0,一开始不太习惯和接受,等到掌握技术之后就觉得很自然了;
手术演示环节回顾
本次活动一共演示了两台一站式和一台单封。
第一台一站式由何斌教授先进行房颤消融,储慧民教授进行封堵,全程零射线。
——————
第二台一站式由葛卫力教授先进行房颤消融,叶平教授进行左心耳封堵,也完全零射线下完成。
——————
第三台单封由储慧民、谢瑞芹教授合作完成。
附
储主任关于ICE指导左心耳封堵的经典语录:
➛1.心腔内超声技术佛仿医生的第三只眼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超声影像工具的使用,与X射线完全不一样,分层立体扫描,避免了x线下的多层叠加,尤其是对结构的认识带来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乳头肌、左心耳、瓣环等等在x线下无法看清的解剖结构,都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当然还是起步阶段,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TEE是在一个固定管腔内进行扫描,在活动空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135°角度,有20%的病人存在无法测量压缩比和评估;ICE更加直接,魔方似的三轴六向的灵活空间扫描全方位测量和评估左心耳封堵残余分流;同时有着比TEE具有更好的耐受性。ICE是术者自已进行术中的测量,较TEE更贴近术者自身的判断,预判着陆区,识别测量的关键径线。
➛3.ICE指导的间隔穿刺可达到ICE>穿刺点>左心耳 三点成一面,更好的定位指导房间隔穿刺点并保持最佳穿刺鞘的轴向。ICE指导左心耳封堵可以减少造影剂的应用,避免和减少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损害加重。
➛4. Cartosound的电解剖应用是中国术者的创新应用,较非电解剖下的ICE可以更好得指导ICE的操作、转向、定位,规范心耳封堵的测量和评估标准, 并提高安全性;超声对于回旋支的观测非常清晰,尤其是对于各种封堵器着陆区的评估,指导手术操作一目了然;ICE指导下实时监测心包,手术安全性有保障。
➛5. ICE指导的局麻下的手术,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减少全麻的时间和术前的恐惧心理,提高手术的效率。回旋支的观测:超声对于回旋支的观测非常清晰,尤其是对于各种封堵器着陆区的评估,指导手术操作一目了然。
➛6.目前ICE存在的缺点: 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手术费用增加,缺乏Xplane功能以及三维超声功能。
➛7.新术式的开展必定会带来一定的争议,这是促进新技术的完善,也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经过程。只要一样技术具备高效、精准、安全三个特点就必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术式。剩下的就是我们如何去规范这个新的技术,开展临床研究,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循证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