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资讯106期 |心力衰竭进展- 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特辑

upfile

2019年7月第二周(总第106期)

  近日, 世界心血管三大杂志之一《欧洲心脏病学杂志》整版发布多项心衰相关研究,本期心资讯就这几项心衰领域的研究为您进行报道。

   ▲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患者心功能恢复的预测因素有哪些?

   ▲首个研究明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

   ▲减肥手术也能降低的心衰风险

   ▲心碎综合征需格外警惕心跳骤停风险

   ▲Impella系统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提供机械支持并缓解炎症反应

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那些因素能帮助预测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能否恢复?

  欧洲的心衰临床指南将心力衰竭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情况分为了三种: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EF)以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经过适当的治疗后,一部分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患者的左室重构可能会逆转,其射血分数也可能有所改善,那么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射血分数的改善呢?下载原文

  近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来自于加拿大的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2008年至2016年期间在阿尔伯塔省两个最大的超声心动图中心就诊并进行了2次时间间隔≥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 641例患者,其中3124名患者基线射血分数≤40%,存在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根据第2次的心脏超声结果,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中有37.6%(n=1174)的射血分数从平均26.1%提高到了46.4%。研究人员根据射血分数的情况将所纳入的患者分为了两组:射血分数持续减低组(射血分数的提高<10%),射血分数绝对改善组HFrecEF(射血分数的提高≥10%。)

  多元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射血分数改善相关的因素包括:女性(OR 1.66, 95% CI 1.40–1.96),年龄较小(OR 1.16, 95% CI 1.09–1.23),房颤(OR 2.00, 95% CI 1.68–2.38),癌症(OR 1.52, 95% CI 1.03–2.26),高血压(OR 1.38, 95% CI 1.18–1.62),低基线射血分数(OR per 1% decrease 1.07 95% CI 1.06–1.08),和使用肼苯哒嗪(OR 1.69, 95% CI 1.19–2.40)。而在预后方面,射血分数改善组的死亡率(106 vs. 164, adjusted hazard ratio, aHR 0.70 [0.62–0.79])、全因住院(300 vs. 428, aHR 0.87 [0.79–0.95])、急诊就诊(569 vs. 799, aHR 0.88 [0.81–0.95])和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率(2 vs. 10, aHR 0.21 [0.10–0.45])均低于射血分数持续减低组。

  该研究阐明了射血分数改善的相关因素以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者在讨论部分指出,房颤和癌症在射血分数改善的患者中更为常见表明,癌症患者和房颤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心衰,此时的射血分数减低很大可能是可逆的。

2.jpg

首个研究明确心脏在同步化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以及晚期的心性猝死

除了有药物治疗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各类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疾病,包括存在宽QRS波或合并房室结消融术后房颤的心衰患者。但由于临床应用时间并不长,这一治疗手段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还尚不明确。下载原文

这一研究纳入了1775例CRT植入后存活5年以上的的缺血性或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其继续进行了平均30个月的随访,评估了总体长期死亡率和具体死因,重点是晚期心源性猝死(SCD)。随访期间总计发生了473例死亡;每100-人年,CRT-D(植入除颤装置)和CRT-P(未植入除颤装置)患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每1000人中40.4(95% CI 35.3-45.5)和97.2 (95% CI 85.5-109.9);晚期SCD死亡29例(CRT-P 14例,CRT-D 15例),占两组死亡事件中的6.1%;CRT-P和CRT-D患者的SCD年发生率分别为8.5和5.8 / 1000人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1.0, 95% CI 0.45-2.44)。进展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是死亡的主要原因(CRT-P患者中42.8%,CRT-D患者中52.6%),而约三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于非心血管死亡。

该研究是首个探究接受CRT治疗的患者的长期预后的研究,进展性心力衰竭死亡仍然是CRT植入5年后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相反不论是否有除颤器,SCD在晚期死亡率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

该研究再次为植入CRT的心衰患者中是否需要植入除颤装置提出了质疑。

3.jpg

减肥手术降低肥胖患者的心衰风险

肥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并与显著升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并且也心力衰竭风险增加有关。Roux-en-Y胃旁路是被证实有效的治疗病态肥胖的有效外科手术方法,近日来自于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外科治疗肥胖的方法对于患者心衰风险的影响。下载原文

研究纳入了4033名基线没有心脏衰竭病史的肥胖患者,其中2003名接受了减肥手术(手术组),2030名接受了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平均22年的随访中,188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和266名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手术组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对照组低三分之一以上(HR 0.65,95% CI0.54-0.79;P < 0.001)。其中,手术1年内体重减轻最多的四分之一(均值- 41 kg)的人群的心衰风险降低最为明显,降低了近一半(HR 0.51,95% CI 0.30-0.70;P < 0.001)。

研究证实肥胖外科手术可降低接受肥胖治疗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心力衰竭的风险的降低程度似乎和体重的减轻的幅度呈平行关系。

4.jpg

心碎综合征需格外警惕心跳骤停风险

长期以来,心碎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 ,TTS)都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然而,近年来发现TTS可能与一些恶性并发症有关,包括心源性休克和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此外,心脏骤停(CA)也是在TTS中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但心脏骤停在TTS中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对预后的影响还尚不清楚。下载原文

近日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国际Takotsubo注册中心的数据,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发病后6天和5年的死亡率。在所纳入的2098名受试者中,有103例心跳骤停患者;与没有CA的患者相比,CA患者中年轻的男性、房颤(AF)、神经相关合并症、存在物理诱因、QT间期延长和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比例更高。入院时,57.1%的CA患者出现了室颤/室性心动过速,73.7%的CA患者在急性期有停搏/无脉电活动。CA患者60天死亡率(40.3% vs, 4.0%,P < 0.001)和5年死亡率(68.9% vs. 16.7%,P < 0.001)均高于无CA患者。t波倒置和颅内出血与CA患者60天死亡率升高相关;女性患者60天死亡率较低。在急性期。女性患者中CA发生率较低,而在房颤、st段抬高和入院时c反应蛋白较高的患者中CA发生率较高。

该研究揭示了心脏骤停在TTS中其实并不少见,并与较高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相关。

5.jpg

Impella系统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提供机械支持并缓解炎症反应

  伴有严重心源性休克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往往需要依赖机械循环支持(MCS)来防止血流动力学损害,以便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并启动抗炎治疗。目前为止,已有几项研究表明,现有的MCS短期治疗方案中,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最常采用静脉动脉体外生命支持(ECLS)治疗。因为ECLS可以植入所有年龄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包括特别是儿童,以及适用于由于心肌肥大或水肿导致的小腔体积心脏。然而,ECLS的使用增加了左心室的后负荷(LV),易导致左心室膨胀和肺水肿加重,进而引起心脏机械传导通路的进一步激活,引发炎症反应。负荷增加和炎症的进展共同促进了不良的心脏重构,最终可能导致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因此,特别是在炎症性疾病如心肌炎中,需要一种治疗策略既提供足够的循环支持,减轻左室负荷,又能减少心壁压力,并减轻炎症反应,轴流泵Impella系统就可以满足上诉需求下载原文

  近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就报道了Impella系统在爆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发现其可减少心脏免疫细胞的聚集,并降低整合素α1,α5,α6,α10和β6表达,证实Impella系统除具有机械循环支持的主要功能外,还具有其他改变炎性疾病进展的作用,可促进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恢复和缓解。

6.jpg

感谢大家关注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划:刘 巍 严道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校对:黄 敏     

后期制作:蒋京花    

阅读数: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