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沈阳盛京庞文跃:新冠肺炎重症治疗需要心脏医生

“武汉,把最坚硬的鳞都给你!”

逆行者故事系列访谈|第三期

访谈嘉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庞文跃

夜走了

天亮了

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

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

武汉,我们在等你!

这是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为中国创作的一首“战疫防疫”的国际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中的独白。

知道这首歌,却是通过一位抗疫前线的医生。这位医生就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庞文跃教授

前两天,相关媒体转载了他的抗疫日记。在日记中,这位年轻医护人员口中的“庞舅”不但会听最新流行的歌曲,还会用带有几分幽默的笔调叙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下的工作场景,使原本沉闷的气氛多了几分轻松,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与平时讲台上、手术室里不一样的心血管病专家。

在拜读他的日记后,我们特别连线了庞文跃教授,请他进一步详细介绍了“战疫防疫”的所见所思,并讲述了一些在日记中不便述说的专业话题。


01  

迎战伏击,我们精锐尽出

2月15日,武汉迎来了鼠年的第一场雪,伴随着呼啸的北风,不断飞舞的雪花也让整个城市变得银装素裹。

当日凌晨零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这个接收近千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主战场,迎来了一支来自东北的劲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

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他们正式接管病区,开始迎战肆虐一时的新冠病毒疫情。

1.jpg

整装待发奔赴战场

2.jpg

一路征程,一路温暖,惟愿人间皆安,山河无恙

“在我们接管前,原病区的医护人员已经筋疲力尽了。”

庞文跃教授说,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等于被病毒打了一个伏击,当地医护人员感染率不低,战斗减员非常严重。一位头两天还在和他们交接工作的护士,也被诊断为疑似病例,让刚来的医疗队见证了这场战役的残酷与惊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作为同行,有义务去武汉。”

此次援汉的盛京医院医疗队由30人组成,其中12位医生,18位护士,都是医院的主力人员。“其中有一位呼吸科的正教授,一位心内科的正教授,一位肾内科的正教授,还有其他六位副教授,一共是三位正教授,六位副教授,还有三位主治医师。”

庞文跃教授说,人民医院东院区汇聚了包括“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众多全国顶级医院的精锐力量。

为了打好这一战役,盛京医院也是精锐尽出。

“我们的护理团队是主管护师1名加护师17名。请注意,是护师,不是普通的护士。‘盛京病区’算上加床,共有45个床位,配置这样一个团队进行管理,相信在武汉市、湖北省,甚至在全国都是最豪华、最奢侈的。”

庞文跃教授说,团队的组成人员不仅级别高,而且特别注意专业上合理搭配。

三个正教授代表了三个学科,是此次抢救呼吸重症病人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科室。因为所有的患者,在这三个器官严重受损后都会出现死亡率增加。通过几天的实战,也充分证实了这样一种搭配的合理性。

“武汉,把最坚硬的鳞都给你!”可以说,盛京医院真的做到了。


02  

重症治疗,心血管医生有优势

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近日在介绍及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时特别指出,和2003年非典相比,这次的患者心脏受到的攻击非常厉害。

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心血管科医生应该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这也是庞文跃教授在出征前就在思考的问题。

“呼吸功能受损肯定是最主要的,但只要长期缺氧,对心脏肯定会带来损害,更何况病毒的直接损害也不能完全排除,肯定会损伤心肌。”

庞文跃教授指出,任何一个危重病人到最后阶段,都会出现心脏的问题,或者引发已有的心脏问题,这是加剧死亡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作为心血管医生有义务参加到这场“战疫”中。

此外,对于危重病人而言,除了呼吸功能的支持,还需要循环的支持,例如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等,而这也是心血管医生的优势所在。

庞文跃教授告诉我们,在出发前,就危重症患者的循环支持问题,他特别请教了心血管内科的两位院士,他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如呼吸机或ECMO是否需要联合IABP或IMPELLA。

接管病区后,庞文跃教授就遇到了新冠肺炎引发的心脏重症患者。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病人呼吸困难非常重,同时出现了心力衰竭的一些表现,如平躺病情加重等。经心脏彩超检查,庞文跃教授证实此前对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判断。在控制液体摄入,增加利尿,并配合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很快就缓解了。

“以前是80%的氧浓度吸入,现在已经改成鼻导管吸氧,血压非常好,症状也明显缓解。”

庞文跃教授说,多学科联合对一些特殊病人优势非常明显。

因为无论是呼吸科、心脏科,还是肾脏科,都可能会忽视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但三个科在一起相互提醒,就可能制定一个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谈到目前心血管界关注的新冠肺炎炎症风暴问题,庞文跃教授告诉我们,目前他已经查阅了600多个病例(主要是死亡病例),总体来说,感觉到病毒对于心肌损害不像自己之前判断的那么严重,虽然很大比例的患者出现了肌钙蛋白升高的现象,但总体上升高值还没有达到一个严重的程度。

“当然,这还是一个短期的观察,如果得出结论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03  

我希望,我们这个病房是零死亡

对于医者而言,疾病与死亡并不陌生。

然而,看到、听到那么多武汉市民感染发病,甚至有的家庭多人住院,庞文跃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还是被深深触动着。

将更多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来,成为他们的共同心愿。

“我们对把病人看好还是很有信心的,甚至私下承诺,希望我们这个病房是零死亡。”庞文跃教授说。

但在传染病的重症病区工作,难度绝非平时可以想象。

这些天以来,关于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难以获得的防护服,连续工作一天不吃不喝,戴着两三层手套打针操作,甚至穿着纸尿裤上班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多报道,让人们更深地感知到了战‘疫’一线的艰辛。

庞文跃教授说,一个病区40多个重症病人,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压力可想而知。而且由于不能使用护工,很多病人的吃喝拉撒一应生活护理也都要护士来完成,戴着护目镜,穿着隔离服,人很快就会很疲惫。

3.jpg

戴上护目镜,很快就会起雾

“像平时如果着急,就可以跑过去,现在动作大一点,就会有暴露的风险。”

在自己的日记中,庞文跃教授对自己的体力倒是充满了信心,戏称自己“对于已经进化到一日一餐,有可乐就能干活”。

之所以对体力如此强调,庞文跃教授指出,在重症的治疗中,具体管床的医生、护士非常重要,他们必须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比如患者血压低了,在10分钟之内发现,和一个小时以后发现,救治效果截然不同。同时,要时刻保障设备的良好状态,不能等需要急救时出故障,而这一切都需要医护人员有着一个非常好的体力状态。

他说,与平时在医院不同,在传染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都要身兼数职,无论是物资的搬运,还是仪器的调整,甚至水电维修都要自己去干,因为不会有专业人员进来帮忙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组织有序、指挥得当,让每一个螺丝钉都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为了尽可能地做到人员的优化,他们采取了医生8小时*3班,护士6小时*4班的倒班制度,尽可能地让医护人员保持较好的体力,同时充分发挥多学科医生的专业特长,让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此次盛京医疗队带队的赵立教授是呼吸内科的专家,凭借她屡次的实战经验,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以期最大化保护医生,服务患者。

庞文跃教授说,刚刚接管时,盛京病区共有近40名患者,其中两名病危。团队迅速对高危、高龄患者予以三级查房,以求对即将引爆的脏弹除去引信。经过几天的努力,现在病房情况总体平稳,截至目前没有再发生一例死亡。

4.jpg

庞文跃教授和盛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合影


04  

明年四月,“庞舅”请你们重返武汉赏樱花

“庞舅”是一个听起来很亲切的称呼。

说到这个称呼的得来,虽然有些偶然,但代表着庞文跃教授与团队年轻医护人员关系的一次质变。

5.jpg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

作为带队的负责人之一,庞文跃教授告诉我们,之前自己曾经对当代的年轻人一度有过担忧,担心他们真的像有的媒体所说的那样,成为垮掉的一代。

但这次的亲密接触完全改变了他的认识。

“她们不仅业务精湛,精力旺盛,还有非常高的责任心,也很乐观,很活泼。在这种条件下,爱美的谈臭美,爱吃的谈美食,时不时地调侃自己,在她们带动下,我们岁数稍大一些的也人非常开心,非常有热情。”

庞文跃教授说,在传染病病房工作,考验的不光是平时的专业水平,对大家的心理考验也是巨大的。

无论是病人还是医护人员,心理状态是决定能不能打胜仗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医疗工作之余,自己也是尽量多想办法和他们一起开开玩笑,活跃气氛。

“庞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来的。

在这之前,对他的称谓有庞教授、庞主任、庞老师、庞哥、庞舅等。他在群里玩笑地回了一条:

“叫我庞舅的,明年四月请你们重返武汉赏樱花”。

结果满屏混动的都是“谢谢庞舅!”庞文跃教授称,于是就这么出人意料地认了一大群外甥、外甥女。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前辈对后辈总是充满担心,但在该承担的时候,他们自会成长,自会担当。

庞文跃教授说,其实,带他们明年重返武汉还真不是玩笑,更不是一时冲动。当到达武汉时看到他们脸上被口罩护目镜压出纵横交错的血痕时,你就会觉得有义务等他们胜利后,让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带上他们青春的笑脸,以胜利者的身份回视曾经的战场。

6.jpg

“庞舅”请你看樱花

其实,庞文跃教授之所以一定要报名出征,还和他内心里的另一个年轻人有关。那就是他17岁的儿子。

“我儿子是2003年3月5号出生,3月6号他出生的第二天,北京就报道了第一例SARS疾病,所以日期记得非常清楚。”

由于孩子刚刚出生,庞文跃教授没有参与SARS决战,也成为他的一个长期遗憾。因此,这次接到通知,他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也许只为了这样,多年后当儿子在你面前吹牛时,你可以轻声回击。2020年的春天,你老爸我去过武汉!”

庞文跃教授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7.jpg

2020年的春天,我去过武汉

愿庞教授及盛京抗疫团队战胜疫情凯旋归来!明年一同重返武汉赏樱花!

8.png

阅读数: 12407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