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故事
2018年12月首次入院,65岁的患者出于手术费用较高和对器械治疗的顾虑,拒绝植入ICD。同月又觉胸闷不适,再度入院后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在医生的劝导下,最终决定接受ICD治疗。在术后8个月时,患者第一次感受到ICD放电,今年3月1日患者再次接受到放电治疗。经过检查,两次放电均为正确的ICD治疗,及时和有效地终止了恶性心律失常,帮助患者摆脱危险。患者和家属都庆幸在一年多前做了正确的决定——接受ICD治疗。
起初内心是拒绝的
这位65岁患者的故事要从2018年10月说起,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下的胸闷、心慌不适的症状,无明显胸痛,当时患者未能及时就医。两个月后患者心悸加重,于12月13日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冠脉未见明显狭窄,出于手术费用较高和对器械治疗的顾虑,当时患者和家属拒绝了ICD的治疗,出院诊断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病。
再度入院 同意手术
12月29日患者又觉胸闷不适,遂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进行就诊,心电图显示:基本窦性心律,平均59bpm,最慢心率48bpm,最快心率77bpm,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ST-T段广泛改变,ENP368PG/ml,心损:TNI 0.06ng/ml。心超结果: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轻度二尖瓣返流,EF60%。
动态心电图
心超报告
依据指南,此患者肥厚型心肌病+非持续性室速,属于ICD一级预防的ⅡA类推荐,医生向患者认真详细地介绍日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若选择ICD进行预防治疗,可以在发生恶性事件时给予治疗,降低死亡事件发生的概率,患者听过医生耐心地分析后最终同意手术,植入了美敦力双腔ICD,型号为DDBC3D4。
庆幸一年多前植入ICD
这位患者介绍:“刚植入ICD时,心里一直觉得有些负担,总想着自己体内有个机器,担心会不会对日后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经过医生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帮助患者消除了一些担忧,他也慢慢适应了ICD的存在。
在术后8个月时,患者受到了第一次放电治疗。当时是在晚上发生的,患者坦言放电治疗确实有些痛苦。第二天检查后,判断这是一次正确的治疗——ICD终止了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舒了口气,真切感受到了ICD的作用。
最近一次治疗,发生在2020年3月1日。事发前患者在室外慢跑,结束后回到家中正在看电视,突然眼前发黑,晕的厉害,随即受到了ICD的治疗。患者在这次治疗后,坦言心态更加平和,没有过多的担心,而是及时与医生取得了联系,预约时间前往医院进行随访检查。经检查确认,ICD对患者同样进行了正确的治疗:Wavelet波形鉴别确认室速事件后,先是进行了ATP治疗,但未能转复,在进行ATP治疗的同时机器进行充电,再次鉴别确认室速从而进行了放电治疗,终止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患者的症状也随之恢复。患者及家属表示,很庆幸一年多前植入了ICD,能让自己一次次地摆脱危险,有了ICD的保驾护航心安不少。
程控主界面
心律失常事件窗口
事件治疗腔内图
Wavelet波形鉴别
专家建议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汪芳教授表示,器械治疗即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是科学预防猝死之道。ICD植入体内后,可以持续监测患者的心律变化,一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将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无痛治疗和电击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医生应充分认识猝死一级预防的重要性,使猝死高危患者得到关注,及时接受ICD治疗。
中国特色的猝死1.5级预防是指在现有一级预防的指南基础上,增加医生和病人更关注的四个临床症状和指标:更低的EF值(<30%)、晕厥、非持续性室速、频发室早。只要合并这四大高危因素中的一项或多项则需建议患者植入ICD预防猝死的发生。这将有望大大提高高危人群的存活率,成为预防心脏猝死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