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当前,包括研究性药物洗脱球囊在内的治疗膝下血管病变的方法在长期疗效方面的不足已经显露出来,其原因可能是应用在血管腔内的药物无法穿透附着在小动脉壁上的血栓以及钙化斑块。而通过直接将药物递送至外膜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捷径,坦罗莫司则是减少再狭窄的理想药物。因此,TANGO研究者使用Bullfrog微量输液装置将两次递增剂量的坦罗莫司递送至外膜,从而减少新内膜增生和膝下动脉重建术后靶病变治疗失败的发生,以此评估其6个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jpg](/uploadfile/2020/10/18/1603020936992138.jpg)
Bullfrog微量输液装置
![2.jpg](/uploadfile/2020/10/18/1603020943117535.jpg)
坦罗莫司(Temsirolimus)的优势
研究方法:
TANGO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剂量递增的比较性双盲试验,总共纳入61例接受血管内血运重建术且具有至少1处血管造影显著膝下动脉病变的患者。患者的入组条件为卢瑟福分级3~5级并且接受至少1种血管内治疗(除外基于其他药物的干预措施)。动脉血运重建完成后进行治疗,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 0.25-0.50mL x病灶长度cm),小剂量坦罗莫司组(0.1mg / mL; 0.025-0.050mg x病灶长度cm)或大剂量坦罗莫司组(0.4mg / mL; 0.10-0.20mg x病灶长度cm)。
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分别是靶病变的横断面血管面积堵塞百分比(TVAL%)和6个月时临床相关的靶病变治疗失败(CR-TLF)。 主要安全终点是在30天时避免出现严重的肢体不良事件或围手术期死亡(MALE + POD)。
![图片3.png](/uploadfile/2020/10/18/1603015041832945.png)
试验设计和入组患者信息
研究结果:
本研究对符合方案集(PP)进行了主要分析,排除了未进行支架治疗的严重夹层和近端闭塞病变的受试者,因为两者都可能导致与目标病灶再狭窄无关的早期治疗失败,并且都将被排除在以后的研究范围之外。在56名经过6个月随访的意向性治疗(ITT)患者中,有8名被取消了PP组的资格。在PP和PP-TASC B-D(不包括15名患有TASC A病变的受试者)亚组中,治疗组的主要疗效显著。PP和PP-TASC B-D亚组在6个月时TVAL%分别降低了13.9%和22.3%。
![图片4.png](/uploadfile/2020/10/18/1603015050256785.png)
接受坦罗莫司治疗的患者免于CR-TLF发生的比率显著提升。PP和PP-TASC B-D亚组在6个月时无CR-TLF的治疗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分别为27.1%和39.2%。在所有组中,30天免于MALE + POD的比例均为100%。
![图片5.png](/uploadfile/2020/10/18/1603015055253698.png)
研究结论:
这项假设产生研究显示了出色的安全性结果,主要和次要疗效指标令人鼓舞。 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功进行腔内血管重建术后,使用Bullfrog 微量输液装置将坦罗莫司沉积于BTK动脉外膜可改善6个月的血管通畅性。在PP和PP-TASC B D亚组中,临床疗效最有前景,这为针对适宜患者群体的3期试验入选标准提供了指导,以更好地验证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译者:张译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审校:罗明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