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轻就熟,稳健精准!西京医院杨剑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完成股静脉-房间隔途径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一例!

2020年12月28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刘洋教授团队再次成功完成一例股静脉-房间隔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ViV-TMVR),为一位72岁高龄、再次外科手术高风险的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植入Prizvalve®球扩式瓣膜一枚!距离成功完成第一例国产球扩瓣股静脉-房间隔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一月有余,杨剑教授团队再次挑战这一高难度术式,并成功完成该例瓣膜的植入。

术前,杨剑教授牵头技术攻关团队再次采用国内领先的心血管3D打印技术进行多模态影像评估,选择Prizvalve®球扩式瓣膜26mm规格。针对外科生物瓣衰败行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的再次成功,代表着我国学者在复杂结构性心脏瓣膜病领域又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1.jpg

杨剑教授团队术后合影


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因“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11年,间歇性胸闷、气短半年,加重3月”入院就诊。患者于11年前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植入爱德华27规格的外科生物瓣膜。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感气短、胸闷,不能平卧,休息后缓解,未予特殊处理,其后症状逐渐加重,至西京医院就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EF)67%,二尖瓣位生物瓣位置正常,瓣膜略增厚,测得二尖瓣生物瓣有效瓣口面积约2.5cm2,瓣下血流速度加快(Vmax=207cm/s),平均跨瓣压差达7mmHg,瓣上可见大量返流,二尖瓣生物瓣关闭不全伴狭窄(轻度)并后内侧瓣叶脱垂及钙化;三尖瓣可见少至中量返流,肺动脉高压(收缩压约为62mmHg。




术前评估


术前杨剑教授团队牵头技术攻关团队,完善心脏超声、CTA等系列术前检查及多模态影像评估,联合西安马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国际领先的3D打印技术,将患者心脏扫描的影像学数据进行体外计算机重建,继而将数据输入3D打印机中打印出1:1精准模型,进行直接视觉检查和操作,同时应用不同型号瓣膜于模型内反复多次测试,游标卡尺精准测量各项数据,根据体外3D模型测试的结果,采用26mm规格Prizvalve®国产球扩瓣,经导管房间隔途径行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以最小创伤完成手术。
2.jpg
3.jpg
4.png
5.png

 基于3D模型进行术前体外模拟




手术过程


患者全麻后,颈内静脉放置6F导管鞘用于临时起搏电极。食管超声探头顺利通过咽部进入食道,完成术前超声评估。

6.png

术前超声心动图
食管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针于房间隔中部,顺利完成房间隔穿刺建立通路,使用14mm球囊扩张导管多次扩张房间隔穿刺部位。使用可调弯鞘管(St.Jude)配合猪尾巴导管,顺利通过二尖瓣生物瓣,进入左心室,交换塑形的Lunderquist导丝进入左心室。
术中预装Prizvalve®的26mm球扩式瓣膜,反复确认正确的瓣膜装载方向,沿Lunderquist导丝送入瓣膜系统,顺利实现穿越房间隔,通过衰败的生物瓣进入左心室内,以外科生物瓣瓣环切线位为投射角度,以外科生物瓣金属环精准定位球扩瓣,快速起搏180次/分,扩张输送系统球囊,术中可见瓣膜精准释放于衰败生物瓣内,保持3-5秒定位球扩式瓣膜,回抽球囊待回缩后停止起搏。
继而采用24mm规格PrizballoonTM球囊扩张导管进行后扩张,经食管彩色超声提示瓣膜位置及瓣叶启闭正常,二尖瓣无反流,平均跨瓣压差为5mmHg,无明显瓣周漏,左室流出道无梗阻,撤出导丝及鞘管,结束手术。

13.png

 术后超声心动图




术后随访


术后次日患者即下床正常活动,复查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恢复良好,超声、CTA、3D打印等多模态影像评估结果显示二尖瓣“瓣中瓣”位置良好,二尖瓣血流速度无加速,未影响左心室流出道等重要解剖结构,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回顾


杨剑教授术后表示,此次手术是他第二次使用国产球扩瓣为患者实施股静脉-房间隔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手术的再次成功表明Prizvalve®的质量稳定可靠,经房间隔途径行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最大程度减少了此类患者再次手术的创伤和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对于二尖瓣生物瓣衰败这类复杂解剖结构患者,术前多模态影像评估尤为重要,尤其是应用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增进术者及团队对局部解剖结构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术前进行比拟和手术方案的规划,更加精准设计和制订手术方案,为患者个性化治疗及精准治疗提供可靠保障。

Prizvalve®是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球囊扩张式经导管瓣膜,是由上海纽脉医疗和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兴栋院士团队、西京医院、华西医院医学团队联合技术攻关,获得上海科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申请30多项国家专利,历经多年开发成功的一款产品。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两年多时间里,杨剑教授针对该国产球扩式瓣膜先后主导开展了近百例的动物实验,从开始的动物存活率极低,到现在的近百分百的成功,其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深有体会。在此期间,杨剑教授领衔的研发团队也得到的西京医院的大力支持,多方提供资源,才能得以促成这一款国产球扩式瓣膜产品的临床应用,并且该次手术再次证明了其术中术后的效果表现优异,期待经验的不断积累,会为更多的高危瓣膜病患者带来福音。

阅读数: 3895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