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表在JASE online上一篇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射血分数的预后价值的研究,将右室(RV)3D 数据从RV为主和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对比两个切面测量的RV容积和RV射血分数(RVEF),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RV容积和RVEF具有良好相关性,偏差较小;两种方法结果均与临床结局相关。

背 景
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成像相对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成像的潜在优势在于能够更加可靠地评估形态不规则心腔(如右室)的容积和功能。
3DE成像评估的RVEF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但半自动软件仍需手动调节,因此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很大程度依赖于检查者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性。
近些年,全自动RV定量软件已经商业化,其准确性已通过心脏磁共振(CMR)数据得到验证。虽然全自动分析消除了测量变异性,但使用全自动RV定量软件评估的RVEF预后价值尚未得到验证。
一篇近期研究强调2DE RVFV测量的RV大小及功能参数比4CV重复性更好;作者认为由于RVFV和4CV测量的RV参数是不可互换,因此RVFV应作为RV定量的唯一切面。然而,该结论是否适用于3DE成像尚未明确。
本研究旨在利用全自动3DE RV定量软件3D Auto RV ,在手动和非手动编辑的情况下探讨RVEF的预后价值,确定RVFV和4CV两个切面RV参数是否可以互换。
方 法
研究人群
为了消除因3DE图像质量而产生的选择偏倚,回顾性收集2015.8—2019.7同一天进行CMR和3DE检查的患者。
患者的入选仅与CMR的临床适应症有关。
3DE成像
3DE分析
③计算整体图像分数(范围0-18):差(<13分);中等(13-16分);好(≥16分)。
详细的分析方法参照既往文献。
①患者在门诊定期随访:查询电子病历。
②患者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联系主治医师。
结 果
临床特征和CMR结果

4CV和RVFV评价RVEF可行性均为92%(160/174)。整体图像评分中位数:4CV(13分)明显低于RVFV(14.5分)。容积频率中位数:4CV(20Hz)明显低于RVFV(23Hz)。
4CV和RVFV下全自动3D Auto RV分析测量的3DE RV容积较CMR对应值明显减小。
RVFV手动调节测量的3DE RV容积略大于CMR对应值,有统计学差异。
3DE RVEF与CMR对应值无统计学差异。
CMR与全自动3D Auto RV分析测量的3DE RVEF具有相关性(4CV:r=0.65,RVFV:r=0.73)。
CMR与手动编辑后测量的3DE RVEF相关性更好(4CV:r=0.76,RVFV:r=0.84)。
临床结局
全自动3D Auto RV分析3DE RV容积和RVEF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变异性为0(ICC=1)。
手动调节分析3DE RV容积和RVEF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变异性范围分别为1.6%-7.6%(ICC = 0.89-0.99)和6.1%-12.4%(ICC = 0.90-0.97)。
全自动法重复测量变异性范围为2.8%-12.6%(ICC = 0.90-0.9);手动编辑法重复测量变异性范围为5.3%-12.9%(ICC = 0.84-0.95)。
CMR评估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变异性范围分别为5.9%-11.4%(ICC = 0.95-0.97)和8.1%-13.7%(ICC = 0.88-0.95)。
讨 论
主要发现
1、在整个人群及图像质量较差患者中,使用全自动RV定量软件3D Auto RV对4CV和RVFV切面获得的3DE RV容积和RVEFs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4CV和RVFV 3DE结果
3DE成像RVEFs预后价值
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V功能与临床结局相关。CMR是评价RV容积和RVEFs的金标准,但因其价格较高、检查时间较长、应用有限制而无法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三维超声心动图3DE RV定量分析软件是评价RVEF的潜在替代方法。我们前期研究结果:半自动RV定量软件测量的RVEF与心血管事件相关,依据心脏事件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发生确立了分类低至高风险的RVEF界值(30%、 40%和45%)。但是,半自动软件需要手动调节,因此测量准确性取决于检查者的专业性。
4、全自动分析无需费时地手动调节、不依赖于检查者,因此消除了观察者间的变异性。同时本研究证实无论图像质量如何,全自动方法能够提供有预后价值的信息。
结 论
RVFW和4CV切面获取的RV 3DE图像在经过全自动或手动调节分析后能够得到相似的RV容积和RVEFs,这两种方法评估的RVEF与临床结局相关,因此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可互换,均能为RV功能和不良临床结局风险提供准确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