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我国的老龄化疾病?国家已出台了众多政策。
针对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科技部于2020年发表了相关的指南。在此指南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联合全国20家顶级医院将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共同完成科技部重点专项所要求的任务,我国很多省市也相继启动了老年瓣膜病的研究计划。可以预计,未来我国老年瓣膜病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心脏康复的研究,将会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项目负责人:吴永健
执行期限: 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
20家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北京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天津胸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西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福建协和医院。
参加总人数:240人
研究目标:
1. 构建我国老年瓣膜病大数据研究平台;建立国家级老年瓣膜病影像评估及质控核心实验室,制定以指导治疗决策为需求的影像评估和质控技术标准。
2. 建立老年瓣膜病患者的完整队列及影像学数据库,深入剖析老年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形态结构、病变特点、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
3. 建立适合中国老年瓣膜病诊疗的标准化评估体系和干预技术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指导治疗决策。
4.制定老年瓣膜病的药物治疗、微创介入、外科手术的优化治疗策略及临床路径,以改善患者预后。
主要研究内容:
(1)老年瓣膜病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构建云端+网页端+移动端相结合的国家级老年瓣膜病临床与影像大数据平台,进行老年瓣膜病患者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登记。
(2)建立影像评估及质控核心实验室和老年瓣膜病影像数据库。由国内外瓣膜病影像学顶级专家及心内外科临床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建立影像评估及质控核心实验室,研究老年瓣膜病影像评估的关键技术、标准方案、规范流程、精准定量分析,应用于患者评估。
(3)构建老年瓣膜病干预治疗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分别构建老年瓣膜外科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的方法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并与现有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
(4)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评估和治疗策略选择的效果评价。通过队列研究,描述中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同治疗方式选择(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的现状。分析TAVR与外科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主动脉瓣二叶瓣与三叶瓣狭窄行TAVR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5)重度MR患者不同病因分布及治疗方案效果评价。研究老年重度MR患者病因分布及影像学特点。了解我国真实世界中MR治疗现状和不同术式,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围术期及术后一年的效果评价。评估我国自主研发的MR器械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6)老年瓣膜病术后血栓检测及不同抗栓治疗策略的评价。通过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及经导管TAVR术后的随访和系列标准评估,了解瓣膜血栓发生规律和危险因素,分析不同抗栓策略在不同患者人群中治疗效果差异,为提出适合老年患者的安全有效的优化抗栓方案提供依据。
(7)老年瓣膜病合并共病的评估和治疗路径选择。对老年共病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对老年瓣膜病治疗策略和预后的影响,优化瓣膜病及共病的治疗策略和临床路径,规范围术期管理与康复。

扫描二维码,马上进入“瓣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