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周六,一个本应该是轻松欢乐的周末时光。然而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杂交手术室里,医护人员却格外忙碌。这里正在进行一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植入的瓣膜还是在国内上市不久的SAPIEN 3瓣膜。在手术室明亮的无影灯下,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刘煜昊教授的额头已经覆上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患者是横位心,TYPE1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钙化极重,合并有轻度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这些因素大大增加术中出现瓣膜移位、瓣周漏等风险,尤其是其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扩张扭曲、角度极大,瓣膜输送及释放难度较大。手术过程中,刘煜昊教授小心翼翼地将瓣膜经股动脉输送至指定位置,精准释放瓣膜后,复查造影未见明显反流,未见明显瓣周漏,跨瓣压差<10mmHg……伴随着一个个生命体征数据的汇报,手术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台SAPIEN 3瓣膜植入手术顺利完成!上午11点整,还穿着一身白大褂的刘煜昊教授走进会议室,代表团队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采访,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般的笑容。“如果要给今天这台手术最终效果打分的话,我觉得是90分以上,我还要给我的兄弟们打95分以上。”由于这是医院第一例SAPIEN 3瓣膜植入TAVR手术,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刘煜昊教授多次联合医院心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以确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流程。在反复权衡各项植入瓣膜的特点及患者自身病情特点后,团队决定采用近期刚刚在国内正式上市的SAPIEN 3瓣膜。刘煜昊教授表示,患者在手术之前详细了解过河南省各家医院TAVR手术开展情况,同时也通过网络对市场上的几类瓣膜系统进行了充分了解。“病人对这些很清楚,有些甚至比我们还清楚,年前他就来过,我们本来想让病人再等一等,观望一下。但病人还是等不及,3月1号就来医院住院准备做手术了。”SAPIEN 3瓣膜在手术中的优异表现更是让刘煜昊教授赞叹不已:第一是头部可调弯,输送过程非常流畅顺利;第二是14F的输送鞘,克服了部分患者股动脉很细的问题;第三是瓣架高度低,可应对冠脉开口较低的患者;第四是独特的裙边设计,可以降低瓣周漏发生概率。瓣膜成功释放后造影
追溯起刘煜昊教授和结构性心脏病的渊源,还是在2006年。
2006年,刘煜昊教授远赴北京,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习先心病介入治疗。“其实最开始我们院长想让我去国外学习,我自己感觉国内的先心病治疗已经非常先进了,于是联系了北京阜外医院的老师。到那之后我感受到了专业和规范,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目标,北京阜外能做的,我们也要积极学习。”这个目标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如今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也连续多年稳固在河南省前列。吃水不忘挖井人,刘煜昊教授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了这些年对他有过帮助的师长和朋友:“我首先要感谢高传玉院长,是他帮我确定了专业方向;感谢蒋世良教授、张戈军教授,在他们身上我不仅学习到了技术,更学习到了如何做一个好医生;最后要感谢潘湘斌教授等等,帮助我们把团队建立起来,也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关于未来,刘煜昊教授有着很多的想法,不断丰富先心病诊疗领域的临床经验是他的长久目标,关于结构性心脏病各领域的发展,刘煜昊教授也想要更上一层楼。他说探索结构性心脏病的过程是充满着希望,同时也是充满着挑战的。凭借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等优点,介入治疗已逐步替代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成为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我国TAVR技术发展迅猛,但相对来说还是一块“新大陆”,值得医生探索课题的依然很多。近年来,刘煜昊教授带领团队做了二十多例TAVR,现今国家、厂家、医院、各级科室、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着结构性心脏病,在他看来,需要规范TAVR手术的各个环节,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将并发症、死亡案例都记录在册,这样才能使一个新兴的技术长久健康的发展下去。此外,医学的进步不是一时的,而是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刘煜昊教授在采访的最后特别表达了他对青年医生的祝福和期待:“每个技术的兴起都会带动一批年轻人,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脚踏实地,接住我们这些前辈的接力棒,冲锋陷阵去。”
1. SAPIEN 3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2020313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