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Valvular heart disease》2021年2月报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迅速发展,预后已有显著改善,但TAVI术后30天标准化再住院率(RSRR)医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来降低再住院率。
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相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对于外科中危及以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是一种可替代的治疗方式,且随着新一代器械发展,TAVI得到迅速发展。但30天再住院率作为医疗质量指标之一,其在TAVI术后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清楚。
本文汇总美国2017年01-11月共338家医院≥50岁行非经心尖TAVI患者共44889例,并由美国再住院数据库(NRD)检索再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合并症、医院特点及再住院的主要心脏及非心脏原因;校正了经济状况、医院特征、患者基线资料等数据,计算了标准化的再住院率和风险比,根据观察到的30天再住院率,将医院分为低、中、高三组(再住院率分别为:6.1%、10.9%、16.3%),三组30天RSRR分别为10.6%、11.6%、13.1%;三组在患者层面平均年龄、性别、既往心肌梗死,医院手术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新的起搏器植入和非常规出院30天再住院率高的医院发生率高,其他并发症发生各组相似。主要心脏原因的30天RSRR 中位数OR为4.5%,范围4.0%-5.3%,主要非心脏原因30天RSRR则为6.3%,范围为6.0%-6.5%(表1)。30天RSRR差异对医院提出质量改进的目标,如心力衰竭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再住院的最常见原因,可通过针对性措施和一半措施如患教、药物调整、电话随访、面访等综合减低再住院率。当再住院率根据入院情况、医院因素特点进行校正,55%医院重新分类(图2),这更突出了使用RSRR作为医院绩效的重要性,而非未调整的再住院率。
本文局限性在于因12月份的病例无法计算30天再住院率故被排除,存在选择偏差,且病例仅统计非经心尖TAVI(TAVI时代经典的手术方式)、未统计入路、超声心动图数据、瓣膜类型或瓣膜尺寸等数据。

表1全因、心源性、非心源性因素的30天RSRR
图2TAVI术后30天RSRR的医院分类变化
郑大一附院心内科 王明蛟 报道
Heart. 2021 Feb 24:heartjnl-2020-318583.

扫描二维码,马上进入“瓣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