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 | 左心室大小影响TAVR术后患者临床结局
文章顶通.jpg

【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年3月报道】左心室偏小(small left ventricle, SLV)增加TAVR患者术后2年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风险(作者Tetsuya Saito等)


4.png

众所周知,扩大的左心室与心脏疾病的不良预后相关。然而,鲜有研究涉及偏小的左心室(small left ventricle, SLV)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SLV被定义为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2.0 mm或女性<37.8 mm。SLV对于TAVR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可能导致工作导丝放置困难及增加左心室穿孔的风险,更在于SLV的AS患者往往存在低流量(low-flow,LF)及左心室肥厚。目前,关于SLV对TAVR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Tetsuya Saito等人利用日本多中心、注册研究OCEAN-TAVI registry 的数据,评估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接受TAVR治疗的2588名患者,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比较SLV患者和非SLV患者(non-left ventricle,NSLV)2年临床结局。研究最终纳入2584名患者,其中466例(18.0%)被确认存在SLV。与NSLV的患者相比,SLV患者基线资料具有体型偏小、合并症较少,左室射血分数较高、左房内径小、中-重度瓣膜病发生率低、LF状态发生率高等特点。30天死亡率SLV组高于NSLV组(3.0%vs1.5%,p=0.027)。与NSLV组相比,SLV组植入的瓣膜尺寸较小,人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PPM)的发生率较低。上述两组之间2年全因死亡率(20.8% vs 14.3%,adjusted HR 1.58; 95%CI,1.20-2.0;P=0.0013)和心血管死亡率(8.8% vs 5.5%,adjusted HR 1.93;95%CI,1.25-2.98;P=0.0028)有显著差异。且倾向评分匹配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亚组分析显示,在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方面,SLV与左室功能、几何形态和患者虚弱程度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同样,与瓣膜大小或瓣膜类型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按是否存在瓣周漏(paravalvular leakage,PVL)进行分层后,存在PVL的队列,SLV与非SLV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log-rank P=0.0017)。然而,在无PVL的队列,两组之间的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log-rank P=0.39)。在经过倾向评分匹配的分析后结果一致。敏感性分析显示,较小的LVEDD与LVEDD/BSA均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风险升高相关。将LVEDD和LVEDD/体表面积作为连续变量,LVEDD<40mm与2年全因死亡率(校正HR,1.57;95%CI,1.21-2.07;P<0.001)和心血管死亡率(校正HR,1.74;95%CI,1.18-2.56;P=0.005)的高风险显著相关。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SLV与TAVR术后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TAVR术前评估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王 博 报道

J Am Heart Assoc 2021; 10(7): e019543.

微信图片_20210427124453.jpg

扫描二维码,马上进入“瓣月谈”



阅读数: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