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2021 | 董鹏 任新宇:ISCHEMIA——血运重建的完整性对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

董鹏 任新宇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微信图片_20210521115832.jpg

在北京时间2021年5月18日的2021 ACC年会临床试验专场公布了ISCHEMIA试验的研究结果。

研究背景

在ISCHEMIA试验中,纳入了37个国家320个中心的5179例稳定性冠心病和中度或重度缺血患者,比较了两类患者分别接受血运重建治疗(INV PCI或CABG)与单纯最佳药物(OMT)保守治疗(CON)的临床预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虽然在主要终点上两者结局没有统计学差异,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两种治疗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差异也应提起我们的重视。

image001.png


研究方法

解剖性完全血运重建(ACR)定义为所有直径狭窄≥50%的病灶,且血管直径≥2.0 mm,血管重建成功。功能性血运重建(FCR)定义为所有经无创或有创检测证实的缺血性病变血运重建成功,或直径狭窄≥70%且直径≥2.0mm的病变。手术报告用于评估CABG的CR。生活质量的主要测量标准是西雅图心绞痛量表-7总分。

image003.jpg


研究设计

应用7项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在随机化前1.5、3和6个月及随机化后每6个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主要生活质量终点为SAQ总分(SS),次要终点包括SAQ的心绞痛频率(AF)和生活质量结果(QoL)。按基线时的AF进行分层:每天/每周的SAQ AF<60、每月的SAQ-AF为61-99和无心绞痛SAQ-AF=100进行分组。共4617例患者(89%)完成了基线QoL评估,并被纳入QoL分析。

image005.png


研究结果

1) 血运重建组:完全血运重建较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更佳,其中每日/每周心绞痛组获益更明显。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2) INV组患者与CON组患者的QoL结果:较单纯OMT相比,INV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有心绞痛的人群而言,侵入性策略可能优于保守治疗。

image011.jpg
image013.jpg


3) 在总体组中,无症状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小,而在基线时有心绞痛的患者中差异很大。

image015.jpg


研究结论

ISCHEMIA是迄今为止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检查INV 和CON两种策略生活质量的最大试验。我们将提供关于血管重建所需程度的证据,以优化侵入性治疗带来的生活质量获益。

专家简介

董鹏.jpg

董鹏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心脏内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心血管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心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市介入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创新俱乐部(CCI)冠脉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北航-航空心血管医工交叉实验室主任。

擅长心血管药物及器械研发,心血管介入治疗及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已拥有国家级专利十余项,SCI文章五篇

未标题-1.jpg

任新宇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内二科住院医师,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



阅读数: 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