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南心血管会议暨第一届瓯岳论道—左心耳封堵论坛完满收官:围剿房颤血栓“老巢”,赋能LAAC临床深应用

由于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的主要形成部位,近年来业界主张通过开展左心耳封堵手术(LAAC),使左心耳完全闭合,从而围剿房颤血栓“老巢”,消除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作为一种预防房颤患者脑中风的新趋势,左心耳封堵术相关的最新进展更是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医师关注的焦点。

2021年7月4日,“2021年浙南心血管会议暨第一届瓯岳论道—左心耳封堵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龙湾院区成功召开。论坛坛主李岳春教授携手国内众多左心耳封堵领域专家相聚一堂,聚焦技术与实用的融合,打破理论与实战的隔阂,共同围绕当下左心耳丰富领域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和深入探讨,呈现了一场左心耳封堵领域专业知识的学术盛宴。

群贤毕至 共襄盛举

▼▼▼

首届会议的召开也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宁忠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剑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何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蔡衡教授,海宁市人民医院徐和平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方毅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进教授,福建省立医院连亮华教授,温州市中心医院林苗教授瑞安市人民医院吕良冬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加锋教授李岳春教授、胡蓓蕾教授、吴道珠教授、潘样岐教授等上海、浙江、天津、福建等全国多地的左心耳封堵医师分别以主题讲课、手术直播、病例分析的形式出席本次论坛,同时担任讨论、主持嘉宾。

Part1

开场致辞:寄语当下,共谋未来

▼▼▼

会议伊始,林加锋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们着重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龙湾院区规划建设情况及科室特色。

他谈到,医院包含本部在内共有南浦、康复、龙湾等多个院区,目前对外开放13个院区、600余张床位。医院心内科在冠脉、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科研领域趋于浙江省前列。去年更有4篇重量级文章发表,每年举办室性心律失常培训班3~4期,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多地医生前来观摩学习。自2018年底,科室开展左心耳封堵手术以来,至今已累计完成500余例不同类型LAAC手术,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同时医院也在TAVR、PFO等心血管疾病前沿领域不断开拓尝试。

最后,林加锋教授表示,学术贵在创新,创新贵在交流。本次会议将聚焦临床重点、方法论,是临床最需要的内容,也是一次学术的积淀和呈现,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不虚此行。

卜军教授随后指出,此次会议为心内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尤其在当下倡导“心脑同治”的大势下,会议举办极具现实意义。同时借由本次会议的召开,自己有幸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亲身感受到医院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及优异的诊疗条件。也希望此类会议能多多举办,从而促进不同地区医院、医生之间的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借鉴,提升各地医院现代化建设。相信浙南心血管会议能在未来越办越好,推动各地心血管医师在学术交流中,为我国心血管诊疗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Part 2 主题讲座

李岳春:左心耳封堵温附二单中心经验分享

▼▼▼


01:开展虽迟,但“后劲十足”

李岳春教授表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左心耳封堵领域开展虽迟,但“后劲十足”,在2019-2020年度手术量处于浙江省前两位。

自医院于2018年正式开展LAAC手术至今,共完成500余例手术,主要采用LAmbre、WATCHMAN两类手术器械,多以一站式手术即“左心耳封堵+消融”为主,一站式手术占比约为75.4%,其中处理带血栓封堵5例,手术总体成功率可达99%。

同时医院也注重患者的全程管理,术后食道超声(TEE)随访率也已达到85%以上,若加上术后CT随访病例,术后影像学整体随访率高达90%以上。
在术后抗凝药物停用方面,也只有个别特殊病例存在无法停用抗凝药物,绝大多数病人皆可顺利停用抗凝药物。而对于LAAC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可停用抗凝药物即代表患者已从手术中获益,由此也印证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LAAC手术质量和有效性上也趋于较高水准。

02:锦囊妙计,利伐沙班bid给药安全有效

在术后抗栓药物选择方面,医院一开始即坚持抗凝3个月,之后再改为单抗血小板。其中在药物选择方面主要以利伐沙班为主,通过bid给药。
以病人一日需用20mg利伐沙班为例,给药方式则为早晚各10mg,分开给药。坚持3月后,再根据食道超声或CT结果来判断如何用药。若患者已完全内皮化(心耳内高回声),则可直接改用阿司匹林。若仍有残余分流或内皮化不全(心耳内低回声),则改用每日氟吡格雷,半年后服用阿司匹林。
此外,若病人出血风险较高,医生仍要坚持抗凝为主,但需减少利伐沙班剂量。

随后,李岳春教授也给出了选用利伐沙班作为首选抗凝药物的原因。他指出,通过药物的血浆浓度随着时间延长的变化来看,相较于其它抗凝药物,采用利伐沙班bid给药即可显著减少出血风险,同时又能维持全天有效的抗凝强度。

03:一石二鸟,LAAC一站式手术常态化

基于医院在一站式LAAC手术方面积累丰厚临床基础,李岳春教授最后通过分析医院手术数据,总结并分享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单中心LAAC手术经验。

他指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LAAC手术中,一站式占75%,单封占25%;其中最高年龄89岁,LVEF<30%有3例。术后回病房心包填塞3例,发生率0.8%,但通过行心包穿刺均立即好转;无一例其他严重事件发生。

因此也可得出,LAAC一站式手术安全可行,其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策略多以局麻、TEE指导、先消后封为主。此外,一站式行左心耳电隔离也可显著提高持续性房颤消融成功率。

同时,李岳春教授也强调,先封后消也可降低新发残余分流,术者可根据医院和自身条件做出相应选择,而极简式手术在有经验的中心是可行的,但最好有TEE备用。

Part 3  LAAC手术直播&专家讲课

多方联动边讲边练,一线专家倾囊相授

▼▼▼

上图为宁忠平教授、吕良冬教授术中风采

上图为卜军教授、杨剑教授术中风采

上图为储慧民教授、林苗教授术中风采

上图为蔡衡教授、徐和平教授术中风采

上图为肖方毅教授、李进教授术中风采

上图为李岳春教授、潘样岐教授术中风采

聚焦于左心耳封堵手术操作技巧,大会特意安排多位专家两两一组,通过手术直播的方式,带领团队联袂演示了6台不同病例的左心耳封堵手术。

手术操作过程中,几位术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术中进行的每一步操作原因均进行了详细讲解。与此同时,线下观看手术直播的与会嘉宾也在手术直播的同时,根据术者操作方式实时点评总结,直观而有力的解析了LAAC手术操作流程与关键技巧。对LAAC手术规范化操作,术中不同应对策略的及时转变,菜花、反鸡翅等常见左心耳结构类型手术操作步骤进行了细致展示和剖析。

每台手术直播间隙,大会在期间穿插了不同形式的讲课内容。围绕心源性卒中的识别、左心耳封堵操作技巧、左心耳封堵并发症识别预防及处理、左心耳封堵术后抗凝进展、食道超声在左心耳封堵中的应用及临床实战经验分享,胡蓓蕾教授、肖方毅教授、宁忠平教授、何斌教授、吴道珠教授、连亮华教授、潘样岐教授等通过学术讲课、病例讨论及围坐研讨等方式详细解析了相关主题内容,与在场专家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最后,会议在李岳春教授术后复盘讨论中逐渐走向尾声。
“2021年浙南心血管会议暨第一届瓯岳论道—左心耳封堵论坛”内容丰富翔实,细节与热点交汇,与会嘉宾们聚焦于左心耳封堵方方面面,从临床手术实战经验出发,到并发症的识别预防及处理、手术技巧探讨,倾诚奉献了精彩的一场关于LAAC手术的思想大餐。

李岳春教授在会议最后发表感想道:LAAC未来长路漫漫值得期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也将继续“上下求索”;本届会议的举办既是一次知识的梳理,也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期待未来能通过会议举办继续与各位专家相互交流、不断探讨,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709105909.png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左心耳封堵工作组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源性卒中学组副组长;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首届医坛新秀;温州名医;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SCI期刊《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特邀执行主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多篇,包括《JAMA Internal Medicine》、《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Heart Rhythm》等。

阅读数: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