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希立教授,许兆延教授,梅百强教授,岑锦明教授团队应用VenusA-Plus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可回收输送系统成功为两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两例患者植入后瓣膜均工作正常稳定,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得到了有效改善,为患者带来更长久生存期受益和更高生活质量。这也是佛山市首例应用Venus-Plus可回收输送的TAVR手术,开启了佛山TAVR手术“可回收、更安全”的新局面。
Case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79岁,因反复胸闷一月入院,入院诊断:主动脉瓣狭窄,NYHA心功能评估Ⅱ级,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瓣钙化,开放受限,流速4.37m/s,平均跨瓣压差76.33mmHg,提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术前CT评估:
术前CT结果显示,患者主动脉瓣瓣环周长:82mm ,平均瓣环直径:26.1mm,左流出道平均直径27.0mm,瓦氏窦最小径32.5mm,窦管结合交界处(STJ)31.1mm,三叶瓣,中度钙化,钙化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无冠窦,瓣叶未见增生肥厚。左冠高度尚14.5,右冠高度9.9,可见右冠高度略低,结合瓣叶长度,瓣叶钙化分布等综合因素考虑,术中存在一定的冠脉遮挡风险。双侧入路血管直径尚可,无明显钙化,最小直径为8.9mm。
主动脉根部评估
冠脉阻挡风险评估及钙化程度分析
外周血管入路评估
手术策略讨论:
主动脉根部造影
导丝跨瓣
23mm球囊预扩张
输送系统过弓
精准定位
第一次瓣膜释放
可回收功能重新调整瓣膜位置
手术过程(三):第二次释放时,瓣膜植入深度在0-2 mm,快速起搏后缓慢释放瓣膜,顺利完成释放。释放完成后,行DSA评估瓣膜释放情况,可见反流量明显减少。超声结果显示即可跨瓣压差几乎为零。
第二次瓣膜释放
释放完成效果
Case2
病史资料:
患者为71岁女性 ,主诉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既往高血压,甲亢,口服药物治疗,控制可。心脏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重度返流,收缩期主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5.06m/s,峰值压差103mmHg,平均压差53mmHg ,主动脉瓣明显增厚,钙化挛缩,瓣叶开放互动受限。
术前CT评估:
术前CT结果显示,患者主动脉瓣瓣环周长:67.4 mm,平均瓣环直径:21.5mm。左流出道平均直径20.9mm,瓦氏窦最小径31.7mm,窦管结合交界处(STJ)28.4mm,风湿性心脏病,三叶瓣,轻度钙化,瓣叶明显增厚,钙化,左冠开口高度12.2mm,右冠开口高度16.1mm,结合瓦氏窦内径,瓣叶长度及度钙化分布等综合因素考虑,冠脉风险较低,双侧入路血管直径尚可,无明显钙化,最小直径为5.5mm。

主动脉根部评估
冠脉阻挡风险评估及钙化程度分析
外周血管入路评估
手术策略讨论:
结合术前CT结果,经团队充分讨论后,制定了相应的术中策略:
选择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辅助入路。
计划选择18mm球囊进行预扩张,在扩张主动脉瓣口的同时,进一步评价患者主动脉瓣开口解剖情况.
预计使用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和L23型号瓣膜提前预装,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
精准定位
逐步释放瓣膜
后扩
瓣膜最终形态
术后总结:
多学科协作下,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TAVR团队不畏挑战,术前针对手术方案进行充分评估,通过术者精准的操作技艺和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的可回收、可重新定位的功能对手术保驾护航,实现瓣膜精准释放,规避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取得手术成功。患者术后跨瓣压差为0,恢复良好。此次冠脉高风险病例及风湿性心脏病TAVR手术的成功,不仅展露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TAVR团队的实力,更标志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疾病的诊疗技术走在华南地区前列。
专家简介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主任助理。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冠脉影像和功能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外周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佛山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 :重症心血管病的救治及管理,熟练掌握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危重病人救治等。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冠脉介入治疗,如钙化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等,熟悉应用血管内超声行冠脉病变诊疗技术。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医院参观学习。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医学动态。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危重症学组委员、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国家级、广东省卫生厅、佛山市科技局和市卫生局课题的研究。在国家级、省级中英文专业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风心病和先心病等诊治,尤以心血管系统危重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和冠心病、心脏瓣膜病(TAVR)的介入治疗见长。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介入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养结合分会委员;2017-2018 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导管中心进修冠脉介入技术。
2019 年获佛山市新技术进步三等奖;2020 年获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020335);曾到中国解放军 301 医院, 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参观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并做病例汇报。
擅长:对冠心病、 高血压病管理、 各种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血脂异常、 心血管重症等救治积累一定临床经验。熟悉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脉内超声、 冠脉旋磨、 冠脉光学断层成像、 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