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7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陈绍良、张俊杰教授团队应用VitaFlow Liberty™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回收置换系统成功完成一例右冠高风险重度钙化主动脉狭窄病例,实现目标定位“0误差”的释放效果。患者即刻手术结果良好,麻醉苏醒后即刻拔管,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团队对TAVI技术的精益求精的“琢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病史简介
患者
男,87岁。
既往史
患者5年前开始常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喘,位于右胸部,梅雨季节更著,一般爬三层稍有胸闷、气喘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缓解。
半年前患者自觉活动后气喘较前明显加重,伴右上胸部针刺样疼痛,偶有心慌,遂住院治疗,行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狭窄(重度),建议行 TAVI或外科换瓣治疗,患者拒绝,给与药物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
今年9月初患者在无明显诱因者再次出现气喘,不能平卧,于门诊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中重度),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
峰值流速:5M/s
最高跨瓣压差:100mmHg
平均跨瓣压差:67mmHg
左室射血分数EF值:50%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58mm
主动脉CT
主动脉根部结构
手术治疗策略
术前讨论
张俊杰教授总结了该病例的特点:
该病例为三叶瓣,瓣叶钙化较重且分布均匀,瓣膜移位风险较低。按照瓣环尺寸及瓣上狭窄情况,应选择植入TAV27型号瓣膜。然而右窦方向窦宽较窄,右冠瓣钙化较左、无较轻,虽然冠脉开口高度尚可,但瓣叶冗长,瓣膜植入后有影响右冠血流的可能。因此,为减少对右冠供血的影响,综合考虑起搏器植入的可能性,植入深度选择稍深,目标植入深度选择5-6mm较为合适。
策略制定
该例手术采用在全麻下,使用22mm球囊预扩张并辅助判断右冠风险情况,在右冠保护下植入TAV27型号瓣膜,目标植入深度为5-6mm。
术中操作
主动脉根部造影
开始释放瓣膜,定位深度约5mm
释放前1/3确认深度约为5mm
释放至可回收极限标识,确认植入深度约为5mm
植入后造影,最终植入深度约为5-6mm
结 语
在多学科协作下,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团队完成了首例VitaFlow Liberty™上市后的首例应用。经过不到1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操作,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VitaFlow Liberty™在保持一代优良的通过性与稳定性、以及电动释放的便捷性的同时,加持了可回收功能,在此例病例中保证了瓣膜的“0误差”定位释放操作的可能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VitaFlow Liberty™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商业化的电动可回收TAVI系统,其创新性的电动输送系统,在实现稳定精准释放回收的同时,也为术者提供了更好的操控体验;另外VitaFlow Liberty™是目前国内商业化输送系统中唯一可实现瓣膜段360度弯曲功能的输送系统。其较好的柔顺性可有效减少对血管损伤的风险。VitaFlow Liberty™继承了心通医疗第一代TAVI 产品- VitaFlow®的混合密度支架结构,继续使用具有更好耐久性的牛心包做为瓣叶材料,且其合理的双层裙边设计能更大范围有效封堵瓣周漏。
专家简介
陈绍良
南京市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原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一层次、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第一批江苏“卫生领军人才、科教强卫工程医学杰出人才、南京市科技功臣、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政府参事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心内科的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心肌细胞再生、分叉病变及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方向原始创新性地发明了DK CRUSH及肺动脉去神经术。现担任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及美国心脏学会(AHA)多个专科委员会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FSCAI)董事会成员、美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会(ASBMB)委员、欧洲心脏学会(ESC)委员、亚太分叉病变俱乐部(APC)及CBS大会主席、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APSIC)理事,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组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担任《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特约编委及中国区副主编、《European Heart Journal》中文版副主编,《Cardiology Discovery》副主编,《Catheterization Cardiol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及《EuroIntervention》的特约编委等杂志的编委及多个SCI杂志审稿人。近年来获科技研究成果4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4项;组织国际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际专利30余项。主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20余部。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983。2014至2020年连续7年入选“医学”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1000余次以上,为中国心血管专业论文被引最多篇次。双对吻挤压术(DK CRUSH术式)被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向全球推荐。2020年荣登全国心血管病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名单第二名。
张俊杰
南京市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
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学组委员、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会员(FSCAI)。担任亚洲分叉病变俱乐部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秘书长、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主席团成员、及中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CIT)理事以及资深工作组成员。担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JACC中文版、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中文版和EHJ Cardiovascular Imaging中文版编委, 担任EuroIntervention、JAMA Cardiology 杂志的审稿人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以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累计IF超过150;其中两篇JACC,最高IF:24.094;一篇EHJ,IF:29.983),参编著作5部及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10部。近四年来作为主持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以及十三五南京市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第一层次)。荣获2018 年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8 年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二)以及 2018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