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幕!|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圆满成功,全新赛季即将打响!
2021年12月18日,2021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召开之际,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承继第一届VitaFlow® 菁英赛之魅力,本次启动仪式的举办,不仅标志着2022第二届AP-SHD•VitaFlow®菁英赛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也代表着国内TAVR术者再次迎来了一次展示自我,分享经验,不断突破的全新征程!

本次启动仪式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担任特邀主席;江西省人民医院洪浪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担任会议主持;重庆市人民医院陈灏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金屏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徐吉喆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张龙岩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康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逸蒋教授作为分享嘉宾,带领我们领略第一届VitaFlow 菁英赛优秀选手的风采!(参会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开场致辞




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

会议伊始,周达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第一届VitaFlow® 菁英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个战队带来的演示病例都十分精彩,很多病例还伴随着生动的人文故事,大家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涨。第二届VitaFlow® 菁英赛将在延续上届优点的基础上增设新的内容。一项新技术的传播少不了领域内优秀专家的支持,正如第一届菁英赛那样,各个青年参赛专家都带来了精彩万分的手术病例,大大推动了我国TAVR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希望在明年,第二届VitaFlow® 菁英赛能举办的更加精彩!
洪浪教授在致辞中表示,VitaFlow® 菁英赛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比赛,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参赛选手们不仅能从众多病例的难点、要点分享中吸取经验,更可从评委们的专业点评中提升自身操作水平。希望第二届VitaFlow® 菁英赛能办的更加出色,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第一届菁英赛队长代表张龙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第一届菁英赛举办的十分有特色,从第一个病例的筛选到最后总决赛比拼,所有病例均采取现场录播的形式呈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手术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细节,比简单就PPT进行学术汇报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故事性,更加考验每一位比赛选手及团队应对不同并发症、突发情况的能力,精彩的专家点评更是使得所有与会专家获益匪浅。此外,在第一届菁英赛进行过程当中,为使参赛选手作品展示更加出色,每位队长均辛勤付出,给予了队员们细致耐心的指导,保证了病例的质量。菁英赛比赛形式是值得延续的,相信第二届菁英赛将再创新高,继续为即将开展或开展TAVR不多的中心带来帮助!

在两届菁英赛中均担任评审的苏晞教授致辞表示,菁英赛中不仅会有年轻的新术者出现,还有很多领域前辈也都参与其中。第一届菁英赛中每一次比赛都能带给参赛选手和与会专家很多收获,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在此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期盼第二届菁英赛的到来!

第一届菁英赛赛程回顾




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

第一届VitaFlow® 菁英赛共历时近1年光景,在第二届比赛开始之际,潘文志教授特再次带领大家回顾上一赛季之精彩!2020年12月-2021年5月,第一届VitaFlow® 菁英赛参赛选手经过激烈的“超前点映”病例环节,最终产生全国20强。2021年5月-8月,冲出预赛的20名选手以抽签的方式被分为四队,进行组内决赛,各战队队内冠军先后出现。2021年10月16日全国总决赛正式拉响,各队队员队长同台竞技,以病例“找茬”、战队抢答、线上投票等方式一决高下,比赛现场气氛空前高涨!
总的来说,第一届VitaFlow® 菁英赛共有四大亮点
此外,第一届菁英赛得益于头部媒体大量宣传,预赛投票环节累计超过10万人次,比赛新闻稿累计阅读超25000人次,仅结构周决赛线上关注度即超万人,关注度空前!

第一届菁英赛冠军团队选手代表发言




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

回顾第一届菁英赛点滴,从2021年4月报名伊始到同年10月16日决赛之时,从半决赛突出重围到决赛勇夺桂冠,这一路走来相信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收获满满。第一届菁英赛总冠军周康教授特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分享比赛中的苦与乐,并表示,在参赛准备过程中,潘教授和张教授两位大咖的指点令自己获益匪浅;参赛过程中获得的收获是比冠军还宝贵的财富!在比赛过程中不仅结识了优秀的队友,还聆听了现场国内介入瓣膜领域各位大咖的指导和经验。菁英赛赛制安排公平公正,组织严谨有序,现场提问环节参才选手唇枪舌剑,抢答环节惊险刺激,比赛氛围严肃而亲切,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介入瓣膜领域的蓬勃生机!

第二届菁英赛赛制发布




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


随后,菁英赛主要策划者之一,宋光远教授公布第二届赛事的具体安排计划,并突出强调了新一届大赛的升级内容!

这里,不仅可以和优秀的青年医师同台竞技,享受全方位的TAVR技能培训,更可以和领域内学术大咖、中青年专家们进行零距离交流,巩固TAVR技巧,完善手术细节。菁英争霸赛,不容错过!

第一届菁英赛获奖选手作品分享与讨论




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

徐吉喆教授率先为我们带来一例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单一锚定点病例,并强调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经股动脉TAVR,为了选择合适的患者、评估环上锚定点,术前CT检查显得格外重要;选择瓣膜时首选像微创VitaFlow® 一样摩檫力较大的瓣膜,减少瓣膜移位几率。

患者男性71岁,术前造影和CT检查提示,瓣环平均直径25.8 mm、左冠窦和无冠窦轻微增厚,右冠窦存在轻微钙化,心夹角偏大为60°。因患者排斥开胸手术,给予常规经股动脉入路TAVR治疗。术中冠脉造影导管无法到达左冠口,但结合CT来看患者左冠情况良好,遂进行主动脉窦底造影发现无冠瓣瓣叶增厚比较明显,选择微创VitaFlow LibertyTM 30 mm瓣膜;考虑到患者仅在瓣环处存在单一锚定点,很有可能会出现瓣膜移位情况,经团队讨论决定将瓣膜植入位置深一些,再进行瓣中瓣技术。

遗憾的是,术中第一次瓣膜植入位置不好遂回收瓣膜,第二次在无冠窦2 mm以下再次释放,结果十分令人惊喜,复查造影显示患者现存问题得到解决,故未按原计划行瓣中瓣治疗。不料在术后十多个小时后,患者突发大汗,心脏彩超提示瓣膜移位,但二尖瓣血流速度增快并不很明显,遂决定再行观察。五天后患者再次上台行造影发现瓣膜位移较深,主治医师建议其尽快进行瓣中瓣治疗,最终患者因个人原因暂未接受。

陈灏教授也带来一例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病例。术前超声示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室间隔9 mm、左室舒张末内径55 mm;CT示主动脉瓣瓣叶增厚,瓣环周长68 mm,LVOT 70.9 mm,左冠高度15.6 mm、右冠高度9.5 mm,STJ高度18 mm。结合以上测量数据,经团队商议最终决定将右股动脉作为主入路,标准位释放二代VitaFlow LibertyTM 27 mm瓣膜。

术中入路、过弓顺利,使用可回收输送系统释放VitaFlow LibertyTM 27 mm瓣膜2/3后观察冠脉情况,发现瓣膜位置较差,存在重度瓣周漏,遂回收瓣膜。重新调整位置后再次释放,当瓣膜释放3/4时再次造影发现冠脉无闭塞,灌注无延迟,故全部释放。复查造影未发现瓣周漏发生,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彩超示瓣膜位置良好,功能正常,虽出院一周后复发房颤,但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

周逸蒋教授则带来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病变合并可疑心肌病一例。患者68岁男性,因”反复胸闷心悸6年余,加重伴胸痛2天“入院,主要诊断为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伴中度反流、心力衰竭。存在房颤、高血压病、阿兹海默症、RBBB等合并症。术前团队商讨手术策略,考虑到患者虽为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伴中度反流,心功能较差,但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阳性(EF>20%,最大流速超过4 m/s),瓣膜置换指征明确,故决定行TAVR;在瓣膜类型及尺寸选择方面,结合CT测量和主动脉瓣形态结构评估结果发现,患者为Type 1型二叶瓣,瓣环周长为85 mm,L-R融合,瓣环-流出道梯形,锚定区短,瓣膜释放或植入后滑脱风险较大,团队决定选择摩檫力较大的VitaFlow®一代瓣膜(27 mm)进行零位释放,必要时给予瓣中瓣技术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导丝跨瓣、瓣膜释放顺利,虽瓣膜有轻微滑落趋势,然复查造影示瓣膜释放位置尚可,微量瓣周漏,手术顺利结束。

会议最后,金屏教授分享了一例Type 1型二叶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患者入院诊断为二叶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前超声示瓣环直径25 mm、窦部47 mm、主动脉窦部瘤样增宽、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加快;CT示瓣环面积547.7 mm2。因患者排斥外科开胸手术,给予TAVR治疗。术前团队结合CT测量数据进行3D打印和三维重建评估,考虑到患者若经心尖入路,因夹角偏小,输送系统需预弯,故最终决定经股动脉入路,并植入VitaFlow® 30 mm瓣膜。手术全程在全麻下进行,术中入路、瓣膜植入顺利,复查造影提示瓣膜位置良好,无瓣周漏发生。

金屏教授还将多年来积累的临床手术经验进行分享。虽然经股动脉入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一定疗效,但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高;经心尖入路对高龄患者损伤较大,恢复周期较长。在器械方面,新兴器械改进是完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的较好方式,微创第二代VitaFlow LibertyTM瓣膜较第一代相比虽有明显改进,但仍有待进步。此外,个性化、多学科的团队协作也是TAVR治疗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专家点评

潘文志教授针对徐吉喆教授的病例指出,就该病例术前CT来看,患者只有单一锚定点,流出道也大,瓣膜滑脱风险比较大。针对该患者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建议尽快对其植入第二个瓣膜,避免心衰、传导阻滞的发生。一般来说,患者瓣环周长<75 mm行TAVR都是没问题的,但瓣环周长在75-85 mm之间要看具体情况,比如锚定点、流出道等,选择术式要谨慎,而对于瓣环周长>85 mm患者,除非有极特殊情况,否则不建议行TAVR。

刘先宝教授对以上四个病例都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示,对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行TAVR手术操作难度很大,采用经股动脉入路方法处理大瓣环患者需要极大的勇气。对于特定的、有适应症患者来说,经股动脉入路方法有创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的优势,但对于疑难患者选择入路方法还需谨慎。目前,TAVR手术的重点及难点包括适应症的判定、入路方式选取、瓣膜尺寸选择、手术策略选择等。相信心通医疗第二代VitaFlow® 主动脉瓣瓣膜的推出,能为更多疑难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去获益!


总结




第二届AP-SHD•VITAFLOW® 菁英赛启动仪式

随着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TAVR器械百花齐放,其中VitaFlow® 瓣膜凭借其独特的裙边、“直筒状”的外观以及电动释放等设计独树一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展示了无穷魅力,为无数复杂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去希望!相信第二届VitaFlow® 菁英赛的举办,会发现更多优秀的年轻TAVR术者,进一步推进TAVR术式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TAVR领域的发展发掘更多新兴力量!

阅读数: 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