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在院领导和全体心内科成员的共同见证下,江西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心脏电生理手术室”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启用,并顺利完成多台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据悉截止目前为止,国内仅有11家医院成立了绿色心脏电生理手术室,且绝大多数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昌大学一附院加入这一领域,标志着江西省心电生理技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我国的心律失常患者已超过1000万,我国目前每年的房颤手术约10万例,而这一数字在2035年预计达到100万例。传统心律失常介入手术依赖X导航,然而X射线辐射对医、患双方均有潜在的风险,尤其是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不适合接受传统X线导航下的介入手术。“如何解决X线辐射对患者和医生的危害?”国内外心电生理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CARTO及Ensite等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的出现极大地减少了术中X线的应用,甚至可以完全做到零射线下手术(T3D),但对术者的经验和手感要求非常高。而心腔内超声(ICE)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瓶颈,T3D+ICE的协同运用,使更多的术者可以在普通手术室,无X线影像设备的帮助下进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团队,在郑泽琪、彭景添、殷然主任的带领下,始终致力于低射线与零射线介入治疗的探索,是国内最早开展绿色电生理手术的中心之一,也是江西省内开展低射线及零射线电生理手术最多的中心,为众多孕妇及儿童心律失常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避免了X线辐射的危害。江西省首个绿色心脏电生理手术室落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是对他们前期开创性工作的充分肯定与褒奖。同时绿色电生理导管室对场地的要求及投入较传统导管室明显降低,没有大型的DSA造影机,也不使用X线成像,而是配备先进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心腔内超声等可移动设备,使得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在普通手术室就可以顺利完成,极大的缓解了医疗资源供需失衡的难题。
本次江西省首个绿色心脏电生理手术室落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得到了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学术委员会的来电祝贺。相信随着我省绿色电生理事业的蓬勃开展,必将为江西省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诊疗服务!
专家简介
郑泽琪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彭景添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介入室主任。
殷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