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西安城,半部中国史。
有人说,西安是古韵悠长的历史之城;
也有人说,西安是充满活力的创新之都。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的是,西安是一座“活”在唐朝的都城,有一朝步入仿若梦回盛唐的千年礼遇;也有经历千年沉淀,焕发着拥有唐风古韵的“新西安”的活力和生机。
2022年8月29日-9月3日,西安将迎来一场心血管领域的唐“潮”盛宴——第七届西北心血管病论坛(NWCF2022)暨第三届心血管创新与转化沙龙即将拉开帷幕,以学术之光,为“新西安”增添“心”的“西”引力。
“根植西安这片热土的NWCF,不断寻求新形式、新风格、新技术、新话题,在题目上、内容上、形式上全方位进行创新,把最新、最需要的东西奉献给大家。”这是大会主席、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对本届大会的注脚。
李妍教授
大会主席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携手览唐风
全方位创新,把最新的东西奉献给大家
本届会议为期一周,前三天以线上手术直播为主,后三天是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论坛授课。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在线下做更大规模的拓展,但我们力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李妍教授介绍,此次会议贴合一直以来所传承的“创新”精神,在沿袭以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很多改进和创新。
★ 应时求新,介入高手实战云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心血管介入迎来了新的时代。会议前三天,由唐都医院联合全国13家大中心,开展全线上的手术直播活动,用三天下午的手术演示,揭开NWCF2022学术盛宴的帷幕。
李妍教授提到,为了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减少全国各中心专家出行的风险,此次会议决定将手术实时转播安排为全线上的形式,术者们在本单位就可以方便地开展手术、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手术演示内容涵盖结构性心脏病介入(TAVR、左心耳封堵等)、复杂冠脉介入(CTO、钙化病变等)、起搏与电生理等三大版块,并就最新的介入技术进行手术直播和讨论,包括TAVR、左心耳封堵、ADR技术、冲击波球囊、新型OCT、无导线起博、高效消融等。
“这样设置的原因也是考虑到线上观众对手术直播的喜爱度和关注度,所以决定集中时间进行手术演示和手术策略的讨论,内容更集中,讨论更充分。”
★ 版块创新,拓展学术广度深度
不断创新的版块和内容,于求新求变中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是西北会常办常新的关键所在,此次会议也精心准备了一些小惊喜和小创新。
★ 内容拓新,深耕细作学术话题
★ 形式立新,“古”出魅力“新”出活力
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将唐风国潮、实操、健康跑等抓人眼球、多元化的形式融入此次会议中,使整体调性更加新颖活泼、丰富多彩,增加了会议的吸引力。
把脉新时代
向新而行,不断拓新会议边界
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开拓新内容、新形式,努力在创新与交叉融合的道路上行进得更深更远,是李妍教授的办会追求,也是她对未来发展之路的要求和实践。
三年深耕,李妍教授带领团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三年来,我和唐都医院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非常欣喜地看到,三年时间唐都医院心内科在空军军医大学五所附属医院的200多个临床科室中,排名上升到第13位,在唐都医院排名上升到第3位,是进步最大的临床科室之一。”
对于学科的未来,李妍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愿景和期待。
“未来,希望在全国各位大咖及同道的带领下,与更多的兄弟单位携手共赢,共同提升西北地区自主创新和转化能力,为中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尽己之力。”
专家简介:
李妍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内科主任。先后留学日本大阪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医院。享受空军优秀人才岗位津贴,担任美国心脏学会委员(FACC),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学会(FSCAI)专家委员,全军心血管分会常委,首批国家卫健委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委等任职。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20余年,擅长各种心血管复杂危重疾病治疗,包括老年瓣膜病不开胸介入治疗、房颤左心耳封堵治疗、复杂钙化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担任《JACC Cardiovasuclar Imaging》编委,《中华心血管病学》审稿人,《心脏杂志》常务编委等。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国自然、军队省部级课题19项,获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资助,在Circulation,Diabetologia等杂志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
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会青年菁英奖,领衔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