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新境界|郭金成:明确血栓抽吸定位及价值,探讨其对急诊PCI治疗策略的影响

“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水平”

“恢复冠脉血流的有力辅助工具”

如何在明确血栓抽吸定位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其临床应用价值?

交流临床疑惑,分享学术新见。“抽吸新境界”系列课程正式上线!将邀请国内有着丰富临床诊疗经验的专家,结合理论与实践,畅谈血栓抽吸导管应用新理念,探索新场景。

首期嘉宾,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郭金成教授分享对血栓抽吸定位及价值的思考,解读血栓抽吸对急诊PCI治疗策略的影响。

血栓形成与心肌梗死相关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18世纪,有学者开始识别心绞痛的发生。直至197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得出结论,明确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1980年,DeWood教授公开发表了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血栓的存在的证据,并且通过导管完成了血栓抽吸操作。

冠状动脉血栓的发生机制


早期研究明确了血栓形成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后续的病理学研究则继续对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展开探索。结果表明,血栓形成的部位通常存在斑块的裂隙,即斑块裂隙部位常伴有明确的血栓形成。2004年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文章证实了是由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闭塞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临床识别血栓


临床中可通过造影观察到充盈缺损的表现。DeWood教授1980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中纳入了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59例造影发现存在冠状动脉血栓,其中52例进行了血栓抽吸,并且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血栓抽吸物。

临床中,若冠状动脉内存在血栓,部分情况下可采用血栓抽吸,偶见大尺寸以及外观颜色不同的血栓,但也存在部分患者未能观察到血栓抽吸物的情况。早期的临床研究提示血栓抽吸术能改善患者临床终点,但后续的相关研究却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

不一致的结果引发了更多思考,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血栓抽吸未能直接带来临床终点获益?需要从多方面思考

决定心肌梗死预后的因素


缺血性坏死、再灌注损伤是目前已知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两大重要因素。缺血性坏死指血管闭塞后心肌无法得到血液灌注所直接导致的坏死。而再灌注损伤方面,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在动物实验中,将血管人为夹闭后,经过40-60分钟,或90分钟,甚至3-6小时后再开通,可观察到心肌梗死面积呈增大趋势;随时间延长,危险区域的无复流面积逐渐增大,这类无复流区域若随时间延长仍然未能恢复血流,则会进一步发生坏死。

影响因素一:缺血性坏死的再灌注治疗


针对缺血性坏死的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器械介入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肝素、比伐卢定等,已有PLATO试验证实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强于氯吡格雷。在手术路径方面,桡动脉路径相较于股动脉可明显降低路径相关出血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治疗器械方面则包括导丝、球囊、抽吸导管等辅助器械,以及支架、药物球囊等治疗器械。

影响因素二:再灌注后微血管功能异常


血管恢复灌注后的再灌注损伤,即微血管功能异常,目前尚待进一步探索。早期研究发现,恢复灌注后的心肌缺血面积相较于恢复灌注前有一定程度扩大,即再灌注损伤会进一步造成一部分心肌坏死;而未恢复灌注,则缺血性损伤会持续性进展。冠脉造影所能显影的仅为占心脏5%的较大尺寸的血管,无法观察小尺寸的微血管。

再灌注后相关概念


再灌注后相关的概念包括:无复流、再灌注损伤、微血管损伤、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

无复流发生机制包括以下关键因素: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远端栓塞及患者个体敏感性。2009年发表于《JACC》的文章提示,缺血性损伤会导致细胞水肿,再灌注损伤会导致栓子栓塞、微血管痉挛,内皮之间的连接缝隙增大会导致出血,出血继而导致外压增大。

再灌注损伤分为可逆和不可逆。对于可逆的再灌注损伤,临床中能够观察到对应范围内部分心肌功能的恢复,部分患者表现为再灌注心律失常。而不可逆的损伤是指微血管栓塞以及致死性的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损伤的发生机制可分为管腔内阻塞和管腔外受压。前者为恢复血流以后的远端栓塞、原位血栓形成、循环细胞的肿胀、血管痉挛,后者为外压导致血管血流受限,包括出血和水肿,以及左室舒张末压升高。

此外还有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并植入支架,即使进行了血栓抽吸,虽然恢复了闭塞血管的血流,但是未能解决局部感染、心肌细胞水肿、内皮功能不全,以及微血管局部血栓形成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心肌内出血问题。

2020年发表于《Cardiovascular Research》的文章提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概念,包含了以上相关内容,自此,可以使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来解释临床的相关现象。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策略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策略包括一系列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有研究提出在进行心脏再灌注治疗前,即开通闭塞冠状动脉前,通过降低左室负荷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020年发表于《JACC》的研究发现,通过减轻心脏负荷后再开通血管,能够明显地减少心肌损伤。目前,研究者们在不断尝试新的方法用于减少微血管损伤。2022年发表于《JAHA》的研究显示,逐步恢复血流的策略有助于减少微血管损伤,保护微血管完整性,降低心梗面积。以上种类繁多的心肌保护策略,也提醒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为什么不应把血栓抽吸直接与临床终点获益挂钩,因为心肌的再灌注与保护受多种因素影响。

血栓抽吸对急诊PCI

术中策略的影响

在急诊PCI中,有一系列可用于挽救心肌的治疗技术和策略,如直接支架、延迟支架、远端保护装置、循环辅助、缺血预适应等,血栓抽吸也是其中之一。

血栓抽吸是通过抽吸去除血栓,恢复冠脉血流,同时减少远端栓塞。3T实验(TAPAS、TASTE、TOLAL)证实了血栓抽吸对术后结果的影响,相较于单纯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进行血栓抽吸后直接支架植入比例明显升高,ST段恢复程度更加明显,并且远端栓塞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充分体现了血栓抽吸的获益。

血栓抽吸优势


其优势之一为抽吸后可直接植入支架。2018年《European Heart Journal》荟萃分析了来自三个临床试验的两万例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抽吸以后直接植入的比例是对照组的两倍以上,结果十分明确。

另一优势为血栓抽吸后行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ACS患者发病机制,有助于术者进一步制定个性化的处理策略。例如对下壁心梗患者进行局部血栓抽吸恢复冠脉内血流后,行OCT检查,提示局部存在明确的斑块破裂以及重度狭窄,随即植入支架,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对于Type 2型的心梗,血栓抽吸也有较高应用价值。

抽吸导管的选择与规范化操作


临床中可供选择的抽吸导管种类较多。其中,美敦力的Export Advance具有优越的输送性与抗折性。Full-Wall全程可变杆部编织设计,在提升支撑力的同时兼顾头端柔顺性;增大的抽吸内腔,1.5mm前向短斜切头端,优化的尾翼设计,大大提高了抽吸效率,带来良好的临床体验。

关于抽吸导管的规范化操作,可遵循3P2D法则。Patient:评估患者血栓负荷、血管直径。Procedure:规范合理操作。Patience:术中保持耐心,合理把握抽吸终点。Device:了解掌握不同抽吸器械的特点。Drug:优化制定PCI围术期药物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从影响心梗预后因素的角度分析,对于血栓抽吸的认识只显示出冰山一角。从研究结果及临床使用经验分析,尽管血栓抽吸未能改变研究结果中的临床远期终点,但不能因此放弃对其的认识和应用,冰山之下仍有更多值得探索的问题。正如国外专家所评价,Thrombus Aspiration: Is it the art or the science? 从这一点出发,血栓抽吸的定位与价值可以明确为:恢复冠脉血流的有力辅助工具。

专家面对面

严道医声网:您在何时会选择血栓抽吸?如何判断血栓负荷及抽吸终点?

郭金成教授:基于《冠状动脉血栓抽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指导,首先要考虑血流分级,若血流分级为0-1级,则需要进行血栓抽吸;血流分级为2-3级,则要进一步评估血栓负荷,根据结果决定。其次要关注血管直径,不同血栓抽吸导管均注明了管腔直径。

血栓抽吸操作由近及远开始,缓慢前送抽吸导管,若血流顺畅,前送无阻力,则应停止。对于反复血栓抽吸,通常要求抽吸血量不多于200ml。对于局部存在严重狭窄抽吸导管难以通过,这种情况只能对病变近端进行抽吸,一到两次后撤出,通常能够恢复前向血流。若抽吸导管难以通过,可以使用小球囊对局部进行扩张,随后再进行血栓抽吸。

严道医声网:您对于冠脉术者行血栓抽吸有哪些建议?

郭金成教授:首先要明确进行血栓抽吸的目的,作为一种辅助器械,其作用就是恢复血流,针对100%闭塞的血管,血栓抽吸是必需的。其次建议在抽吸后进行腔内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对于ACS患者、非ST段抬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若要寻找发病机制,建议在血栓抽吸基础上通过腔内影像学进行明确。

严道医声网:基于您的临床使用经验,抽吸导管还有哪些应用场景?优势是什么?

郭金成教授:支架植入后可能发生无复流现象,此时可以使用抽吸导管进行抽吸以及给药,以获得较好结果。其次在较少的情况下,如在处理分叉病变中,若需要进行边支保护或边支角度刁钻时,在没有双腔微导管或其它方法不成功情况下,可以利用抽吸导管中心腔送入导丝进行边支保护。此外,还可将其作为延长导管使用,通过股动脉路径明确桡动脉穿刺失败原因等,由于指引导管只能到达肱动脉的中段,此时可以应用抽吸导管将其送至桡动脉开口进行造影,有助于进一步判断。

专家简介

郭金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心血管内科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CCU主任、心血管中心学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2005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心脏中心学习冠状动脉的介入诊疗技术。2010年在美国taxus心脏中心研修。

主要从事冠心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重点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现任美国SCAI会员、医促会胸痛分会常委、医疗器械委员会心血管分会秘书长、CMIT会议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胸痛协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等。

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SCI论文10篇,第一作者6篇。在国际会议上报告(ESC,TCT, PCR等)16次。第一作者承担北京市课题3项、通州区课题6项,合作课题15项。获通州区科学技术一等奖3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2次。2010年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扫码进入抽吸新境界课程专栏

扫码进入一脉同行课程专栏

阅读数: 1825